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思想方式与中国观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三. 原发体验为知识之根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尤其是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间(就在我们的“五·四”运动大呼“民主与科学”的时候),西方知识和文化思潮有了重大变化。不仅传统的概念形而上学失去了吸引力,就是鼓噪一时的实证主义也很快在漏洞百出之中退潮,一种更有境域敏感的思想方式出现于各个领域中。相对论、量子力学、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文学艺术中的种种新流派,都具有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派的新气象。它们的一个共同倾向就是认人的原初的(不只是实证的、现象主义的)体验为知识和艺术之根,摒弃一切脱开这种体验的概念建构和假定,只以此体验所揭示的活生生的关系境域为真为美。这种思想方式上的转向带来了新的中国观。德国思想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的道家而不是理学化了的儒家。犹太神学家马丁·布伯、科学家海森堡、思想家海德格尔就是这方面的几位代表。布伯(M. Buber, 1878-1965)于1910年就翻译出版了庄子的《言论和寓言选集》,并写了一篇很有分量的后记。他认为:“主宰东方各民族的是一种合一性,它同西方的命运观和上帝创世观截然不同”。“道根本不打算阐释世界,而是认为: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真实生命的统一之中”。[16] 因此,道就是原始的“未分状态”。按照他对于庄子的解释,“只有未与世界分离的人才能认识世界。认识不存在于对立之中,不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中。它只存在于万物的统一之中。统一就是认识”。[17] 更关键的是,对于布伯,这种原始的统一并不完全等于发展的初级或低级阶段,而具有它本身的深刻道理。换言之,这种原发的、“永远只能重新开始”的统一中自有本源的智慧,不是分裂发展的形态能够完全“扬弃”的。“西方思想史的特征就存在和应为、科学和法之间日益加剧的分裂,而这一点却为东方人所不知。”其实,这原初的统一是人类各种智慧的原发土壤。“一多于有关耶稣、佛或老子的内容,多于他们想要说出的东西。”[18] 这种在直接“统一”或“合一”中达致原发真理的见地与布伯的神秘体验论(或神秘主义)的精神背景有关,也反映在他著名的“我与你”的神学洞见之中。

  海德格尔(M. Heidegger, 1879-1976)深受布伯这本庄子选集译本及其后记的影响。[19] 当海德格尔于1930年经历他的思想“转向”时,在一次讲演中当众向主持人索取布伯的这本“《庄子》的寓言集”,并读了其中“秋水”篇末尾“庄子与惠施濠上观鱼”的故事,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深受胡塞尔现象学影响并使之彻底化了的海德格尔完全抛弃了盛行西方多年的发展观,视阴阳、显隐充分相交的“源头”或“起点”为最伟大者。因此,他不仅在前苏格拉底的古希腊哲学中找到更关键的东西,而且能在中国天道中看出为以往的观念哲学家们看不到的玄妙之义,并视之为能启发当今为西方的技术文化所苦的人类的智慧。至于这位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之一的西方思想家与中国道的深刻关联,则是需要整本或多本书讨论的题目了。[20]

  海德格尔极大地影响了法国的存在主义、解释学和后现代思潮。在后现代的视野中,西方中心论的所有理论支柱都塌倒,中国观当然也有了极大变化。德里达(J. Derrida)对于中文书写文字的赞美(虽然在技术上并不内行)与赫尔德、黑格尔、谢林等对于中文的贬低正相反对。我并不认为未来西方人的中国观将总是褒扬的,但可以肯定,传统的那些思想方式带来的贬抑理由将很难盛行了。

  结语:

  从以上的简略阐述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中国观与他或她的思想方式有着相关性。它在近代西方主要体现在对“发展”的看法上,但其根子还在于是否接受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中包含的二元化思路,即以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的分立为前提的理性观。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中国人本身。在这个世纪之交时,我们似乎应该更专注地倾听上一个世纪之交时人类思想发出的新声音,它们的含义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领会。

  注释:

  --------------------------------------------------------------------------------

  [1]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江苏人民,1995年, 9页。

  [2] 同上书,5页。

  [3] 《德国哲学家论中国》,秦家懿编译,北京三联,1993年, 87页, 112页等。

  [4]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89页, 91页。

  [5] 同上书,89页。

  [6] 同上书, 101页。

  [7]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北大哲学系外哲史教研室译,北京三联,1956年,120-121页。

  [8] 同上书, 122=123页。

  [9]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164页。

  [10] 同上书,136页。

  [11] 同上书,155页,157页。

  [12] 同上书,167页,141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页。

  [14] 同上书, 16页, 21页。

  [15] 同上书, 6页。

  [16]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186页, 201页。

  [17] 同上书,208页。

  [18] 同上书,187页,192页。

  [19] 参见R.May所著《海德格尔[思想]的隐蔽来源》(Heidegger's Hidden Sources),Routledge,1996。

  [20] 参见拙著《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1996年。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